您的位置:阳谷信息港 » 阳谷新闻 » 正文

“草根义演团”-农村大众报数字报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9/5/27 14:26:00     阅览:296人次
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简陋的板胡、二胡、电子琴合奏,阳谷县大布乡及周边乡镇的村庄、社区、广场、敬老院和田间地头,响起了急促欢快的音符。
  一支笙、一把板胡、两把二胡、一架电子琴、一套戏剧锣鼓,一套音响,几套刚买的道具是这个剧团所有的家伙什儿。一群热爱戏曲的老年文艺爱好者凭着对艺术的痴迷和几件简单的乐器,成立自己的“草根义演团”,成为活跃在乡村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该剧团2013年正式成立,现有演职人员20余人,年龄最小的44岁,最大的85岁,他们都是从事农村文化活动的戏曲文艺爱好者,有退休教师、职工和打工者,也有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民。
  48岁的剧团团长梁永月是义演团的核心人物,他身兼数职,既是义演团长,又是大布乡老年大学和书法协会的负责人,他虽然不会拉唱,但热爱文艺,擅长书法,有组织领导能力。家里开着包装厂,只要有演出活动,他搁下厂里的活,开着面包车拉着音响道具等就带领剧团演员们外出演出,音响、道具等都是他自费花钱买的。中午有时没有饭场,他就自己管饭。5年来,梁永月每年为义务演出投资1.7万多元。
  67岁的县公路局退休职工孟凡成,是剧团的鼓师。边鼓、大鼓、大锣、小锣、镲五样活一个人管。虽然有多年的剧团演出经历,但每次演出前他都认真排练,演出时毫不马虎。“咱可不能让演员跺脚甩袖子骂你的鼓点不对。”孟凡成说。
  44岁的殷素霞是剧团最年轻的演员,也是该剧团的艺术指导教师,平时在当地一家企业当工人,只要有演出活动,她请假也要参加。她能编会唱,指导业务,联络队员,义务提供车辆、演出等用品,除耽误工不说,一年还要向剧团倒贴不少钱。
  84岁的后勤部长孟召臣,是大布乡訾海村退休老支书,平时热爱文艺,写标语、拉条幅、安排人员、工作协调、提水倒茶、跑前跑后热心为剧团演员搞好后勤服务。孟召臣说,平时演出,大伙都是骑着自己的电动车,带着自备的乐器,没有任何报酬义务演出。中午就在当地吃顿大碗菜,虽然辛苦,但大伙能聚在一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娱互乐,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女演员丁秀华平时在当地一家建筑工地用三轮车倒石料,只要听到电话有演出,宁可每天少挣二三百元也积极参加,从没有耽误过演出活动。
  头把二胡张岱立,年近七十,只要有义演活动,不管是白天夜晚,他都开着三轮车提前到场,从没晚过点。“只要大伙儿快乐高兴,俺累点苦点没啥。”张岱立说。
  文艺爱好者张宪红,今年50岁,经营着装修生意,每次外出义演活动他都要参加,并负责演员和媒体的接待工作,每年都自愿垫上三四千元的招待费。
  没有经费,条件简陋,也挡不住演员们对文艺的痴迷和无私奉献。五年来,该剧团每年为乡亲们义务送戏80余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身边的“草根义演团”。
  图为5月18日,“草根义演团”的演员们在为金宝街社区的群众义务演出。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陈清林 岳彩情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赞助商推广链接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yanggu.tv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