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策略:融入故事创作元素的小学写作教案设计荣获一等奖
摘要:本文以小学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即融入故事创作元素实行写作教案设计。通过对该策略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案例分析,证明了该策略在提升小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本教案设计在相关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为小学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创新教学策略;故事创作;小学写作;教案设计;一等奖
一、引言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具有要紧意义。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注重技巧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潜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故事创作元素的小学写作教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
二、理论依据
1.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大脑对故事情节的加工和记忆能力较强。通过融入故事创作元素,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升级写作的积极性。
2. 情感心理学理论:情感心理学表明,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效果具有关键作用。通过故事创作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写作的动力。
3. 创造性思维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认为创作活动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融入故事创作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案设计理念与目标
1.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将写作教学与故事创作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2. 教学目标:
-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案设计内容
1. 教学主题:以“我的奇幻之旅”为主题引导学生创作一篇奇幻故事。
2. 教学准备:故事创作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过程:
- 导入环节:播放一奇幻故事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故事构思:引导学生实行故事构思,包含故事背景、人物、情节等。
- 故事创作:学生依照构思,实故事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 故事分享:学生分享本人的故事教师组织学生实评价和讨论。
- 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故事创作实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评价:
-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身的故事创作实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进展中的优点和不足。
-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升写作能力。
-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故事创作实综合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五、实践案例分析
在实该教案的进展中,咱们选取了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在写作兴趣、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为部分实践案例分析:
1. 学生甲:在故事创作环节,学生甲充分发挥了本人的想象力,创作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在分享环节,他自信地讲述自身的故事,得到了同学们的赞。
2. 学生乙:在故事构思环节,学生乙遇到了困难。在教师的指导下,他逐步完善了本人的故事情节,最完成了一篇精彩的故事。
六、结论与反思
通过融入故事创作元素的小学写作教案设计,咱们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该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写作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实践期间,我们也发现了若干难题,如部分学生对故事创作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指导期间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融入故事创作元素的小学写作教案设计,为小学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张华. 小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7-19.
[2] 李明.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89-90.
[3] 王芳. 小学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1,(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