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会风从说实在话开始(编辑视线·关注转会风②)
真没想到,1月7日、8日“读者来信”版在本版及本报微博、人民网“人民热线”上发出的“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的征集,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这么大的反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近几天,“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人民日报征集最反感官话套话”已成为各类媒体、不同人群热议的话题,诸多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都在其首页的显著位置转载了相关消息,公众对这一征集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之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包括本报微博在内的一些网站有数以万计的网友转帖、数千条留言,有些网友留言被网媒、纸媒刊登,相关评论陆续见诸媒体,11日新京报以《说“人话”,要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为题发表了社论,有媒体在“头版力挺《人民日报》,也推出‘改文风转会风'专栏。消息一出,读者、网友纷纷‘吐槽'自己最讨厌的‘官腔'。”从公众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家对官话套话意见很大。
毋庸讳言,长久以来,大话空话官话套话充斥会场、官场,这种不良风气甚至影响了学校、幼儿园这类教书育人之地。电视节目上,人们时不时会看到从孩童嘴里冒出的大话套话。满脸稚气的孩子却打着“官腔”,这样的画面让人看了既心惊又心痛。我们之所以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一是想更多地了解民心民意,以民心作为改文风、会风、作风的标准;二是想探究为什么官话套话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久治不愈的顽症。
官员真的不会像平常人一样说话吗?其实不然。绝大多数官员私下说话时都挺正常、挺有人情味儿的,但一上台、一上会、一上镜,话语系统就“自动转换”了。某种程度上说,这已成为一种下意识,一种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表象,也是社会的映象。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是社会生态、社会文化的反映。官话套话无疑也是官场生态、官场文化的一种折射。如今的官场,无论是官与官的沟通还是官与民的交流,常被一种大家都不喜欢甚至反感的话语系统左右着,虚头巴脑、云里雾里。俗话说“言为心声”,可许多会议、政令的表达,却有“口”无“心”。心不在焉,话语也就成了一副“皮囊”,空洞无物,没有亲和力、说服力。也难怪社会上不时爆出会场上打瞌睡、玩游戏的新闻。
是到了改变官员说话方式的时候了。转会风须从说实在话开始。而要让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说实在话,最根本的是在制度上让其对听众负责、受听众监督。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监督者对总说官话套话的人有更大的约束力,或者有权让只说空话不干实事的人走下讲台,想必官话套话就会销声匿迹了。
相关文章
- “打谣”宣传面对面,共护清朗网络家园
- 打谣普法进校园:阳谷高庙王派出所深入校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 “打谣”宣传不停歇 阳谷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 【普法宣传】打击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
- 阳谷县公安局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 【以案释法】戴某侮辱他人被行政处罚
- 【以案释法】陈某某寻衅滋事被处罚
- 阳谷县公安局高庙王派出所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 阳谷县公安局七级派出所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
- 人民网三评“无主谣言”
- 打击网络谣言!携手净化网络环境
- 识谣辨谣防谣,这些您需要知道!
- 网络谣言:虚拟世界中的“病毒”与挑战
- 网络非法外之地,谣言不可信不能传
- 网络谣言的法律边界在哪里?
- 抵制网络谣言,从我做起,共建清朗网络
- 网络谣言不可取,传播风险自己担
- 古有三人成虎,今有网络谣言”不传谣、不信谣
- 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
- 【打击网络谣言宣传】对谣言说 “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