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 社会看点 | 花边杂烩 | 今日阳谷 | 生活服务 | 民俗名胜 | 房产家居 | 车行万里 | 招商加盟 | 娱乐频道 | 阳谷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阳谷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花边杂烩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发布:2018/7/6 15:58:26  来源:阳谷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我不是药神》开画评分9.0,靠点映就破了亿,不但注定是今年现象级国产片,十年之内都应该算是口碑与票房完美结合的奇迹了。碰上这样势头的电影,同期影片只能认栽,《爵迹2》的逃档是英明的。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每个电影都有它的气运,“药神”的气贯长虹,每个元素都配合得恰到好处,直击社会痛点的题材能过审是先决条件,人民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渴望就像沙漠中看到了泉水,如果因为药神的成功,可以激励更多的投资方和主创敢于触碰现实题材,这是一个良性的愿景。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另一个良性趋势是这个电影的导演文牧野是完完全全的新人,由宁浩主导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扶持导演中的一个,之前他们已经推出过路阳的《绣春刀修罗战场》。《我不是药神》署名的监制是宁浩和徐峥。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当年宁浩自己就是因为拍了一个儿童片《绿草地》,虽然没能上映,却在电影节上被刘德华看到,华仔把他送进了自己的“亚洲新导演计划”,有了《疯狂的石头》。刘德华成就了宁浩,宁浩成就了文牧野,只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出现,华语电影才有新血液新气象。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我们已经太久停滞在一两代导演了,人是有局限的,再聪明的人也无法避免重复自己,即便是宁浩,徐峥。他们自己执导的电影近年已呈疲态,比如《黄金大劫案》,《心花路放》和《港囧》,落入了创作狭隘区,但他们的经验和判断力改作监制和主演还是绰绰有余的,《我不是药神》不是某个新导演的成功,而是新老导演传帮带的成功,是国产片向着光明奔跑的成功。

大概十年前,我分别采访过宁浩和徐峥。那时宁浩正在筹备《疯狂的赛车》,他还没被“石头”冲昏,更多地在讲述处女作《绿草地》对他的重要性,以及他对机遇、市场、找投资的反思。

他有好多清醒的金句,例如:

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不混在三里屯,那里有三种人:妓女、嫖客、制片人。我说还是算了吧,会让人误认为嫖客的。

人无实才而享有盛名者,必有奇祸,才华远比机遇重要。

君子不患无位,患无所立。我需要关心的是我有多大能耐,而不是我怎么还没当上导演。

——宁浩

《绿草地》在沙漠拍的,非常苦,还牺牲了一名工作人员,那时拍电影前宁浩要先拍一堆MV,把车贷房贷挣出来再去拍片,他曾经一次性拍过100多条MV,每条两万报酬,还包括李宇春的MV。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宁浩觉得“石头”时期的自己一点也没比“绿草地”时的他进步(这点蛮可贵的,很多导演意识不到处女作即是自己的高峰),只是后来的他更市场化,更有意识服务于观众,他认为“石头”的意义在于用中等成本也可以赚到钱,以前只有超大成本和低成本才有利可图。

徐峥则是刚监制了一部小成本电影《夜店》,虽然这个电影没有水花,但对他非常重要,这是他尝试制作的第一步,有了《夜店》,才有了他后来的系列。我还记得当时他很重视这个采访,穿着挺括的白衬衫西裤,也没有现在这么胖,一直表情严肃地讨论喜剧片的未来,本人倒是没有丝毫喜感,不像宁浩那么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描摹每个细节。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宁浩和徐峥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会对电影进行精心计算和受众分析,山西人和上海人的长处被他俩用在电影上了。他俩虽然是搞文艺的,但思维方式并不感性,拍片前后要进行推演、复盘,你会发现他们讨论的是局势,而不是碎片式的自己,这点和陈可辛很像,所以他们都能成为导演中的好监制。

宁浩那篇文章太长,我只摘选了徐峥这篇,原文标题叫《徐峥的喜剧思考》,采访于2009年。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陶虹这么评价她的丈夫徐峥:“他让我感到骄傲!尽管他有年龄和外形等局限性,但是他的演技让我很佩服,在中国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男演员。”这个评语当然掺杂有感情因素,但被人们固执地划归为喜剧演员的徐峥的确有被低估的一面,因为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他在上海人艺的本职工作——话剧表演。而我,见到过这一幕。几年前,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来北京演出,徐铮和另外两个男演员献上了一台法国剧作家的《艺术》。北京跑文艺口的记者和北京文化人一样眼界很高,但那次一个话剧记者对我说:“这是我这几年来看到的最好的话剧。”那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舞台表演的魅力。

十年前对徐峥宁浩的采访,现在看来依然有意义

台上统共3个人,不但撑满了整个剧场,也撑满了所有观众的情绪。回忆起那一刻,徐峥的反应是:“那个戏是因为剧本太好了。到剧本真正好了之后,你就觉得自己其实在表演上还差得很远,真的。演那种戏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会觉得自己演得还很不够。”可同一时间同样的剧本,另一批演员也在北京演出,效果却完全不同。

有一位采访过他的记者说:“徐峥也是属于自视比较高的演员,当然他也有这种资本。他心里还是在用艺术标准衡量自己,也希望别人看到的不只是他在影视剧里的那些表现。为人呢,有一点小小的狡黠,倒是和他演的角色特别像。”

和徐峥谈话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很少把话题停留在个人经历上,而是很快跳跃到业务讨论和他对某些话题的思考,包括和他谈论他主演和监制的新作《夜店》,让他想起的也是喜剧电影创作的现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推广链接

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 企业商圈 | 网上商城 | 你问我答 | Blog | 阳谷论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阳谷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www.yanggu.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