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 社会看点 | 花边杂烩 | 今日阳谷 | 生活服务 | 民俗名胜 | 房产家居 | 车行万里 | 招商加盟 | 娱乐频道 | 阳谷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阳谷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花边杂烩

台湾北漂女生:在北京生活有盼头 再回台已不习惯

发布:2018/6/12 10:41:09  来源:阳谷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原标题:出书“看大陆”的台湾“北漂”郭雪筠:现在回台湾已经不习惯)

台湾郭雪筠

“我是2012年到北京的,那时还是太平洋的风,大陆人对台湾的好奇还没有减退。我那时一方面讶异,一方面也自觉羞愧──我知道大陆人看台湾总是看到好的一面,而台湾则相反。”

今年是郭雪筠首次到厦门参加海峡论坛。她在子论坛“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上以《现在的台湾青年,已不是昔日的》为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一个台湾年轻人独特视角,讲述近几年在大陆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此前,她用诙谐幽默的笔调书写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后集结成了《台北女孩看大陆》一书,不仅在很多生活在大陆的台湾年轻人群体产生共鸣,更吸引了无数大陆的读者。

郭雪筠以作家特有敏锐嗅觉及对生活细节捕捉和叙述能力,包括面对身份认同时细腻而复杂情感,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无论如何,她给所有大陆人提供了一个全新观察窗口,去认知和理解台湾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你想象不到台湾有多闷。我最好的朋友,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获得美国名校学历,她毕业后只能在台湾液晶面板厂上班,收入在台湾已经算很好了,每月4万元新台币(约8584元人民币)。在台湾做到公司管理层很难,哪怕稍微小主管都要等到40、50岁以后,中老年人长期占据位置。”郭雪筠对澎湃新闻说,如果以中老年群体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社会,难以创新。

这是长达数年“闷经济”状况下,台湾青年普遍存在的一种彷徨、迷惘与无望的社会心态。

此次来参加海峡论坛,郭雪筠敏感地发现“来的台湾年轻人还是太少了”。

相比很多在无望中承受与忍耐的台湾年轻一代,她显得更有勇气,当年决绝地离开了弥漫着“温吞”气质的台湾,奔赴北京,涌进“北漂”大军发展。

台湾“北漂”

2011年,郭雪筠大学毕业后,先进入台湾当地一家餐饮公司任秘书,月薪3万新台币(约人民币6000元),她对自己当时的生活形容是:“麻木地活着”。最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上班族,她能一眼望到底自己的生活未来。

“当时我的主管大我10多岁,他是台湾政治大学毕业,薪水是36000元新台币(约人民币7726元),也就是说,如果我花10年美好青春,爬得不错,仅有6000元新台币(约人民币1287元)的涨幅。请问这种情况台湾年轻人甘愿吗?我反正不甘愿,不甘心,不能毕业20多岁,就已看到50岁的样子,我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是这样子,他们受不了,才到北京、上海去奋斗。”郭雪筠说。

相比沉闷的台湾经济,中国大陆呈现出旺盛的经济活力,尤其是北京、上海更是日新月异。

郭雪筠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她在台湾辅仁大学读大三时,学校有堂课叫做“两岸关系”,老师拿很多大陆领导人的照片给同学们看,但大家都会认错,这让老师很吃惊。

“我发现台湾人对大陆太不了解了。”郭雪筠说,有段时间,台湾岛内电视综艺节目甚至出现了“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话题,引起大陆网友的争议。

见此现状,她决定通过网络论坛了解大陆,成为混迹于天涯和豆瓣上的用户。

“明明是节目的问题,却伤害到台湾人的形象,让大陆朋友认为台湾人都是没见识的笨蛋。那时我心底就默默决定了,我以后一定要到大陆发展,一定要把台湾人的想法亲自告诉大陆朋友。”她在网络日志上写道。

郭雪筠干脆辞掉了台湾的工作,申请到大陆高校深造,被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作为班上为数不多的台湾女生,她一入学就很受欢迎,女生学她的台湾腔,和她聊《康熙来了》,男生跑过来主动和她说话,她也经常和大陆的同学们吃烧烤、小龙虾、玩三国杀。

这段学习经历让她甚为感念,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她收获到了很多友谊。

2012年,她辞职从台湾到大陆的目标很明确:留下来工作和生活。

“我认为大陆跟台湾不一样,大陆会让很多台湾人愿意留下来的重要原因,它一直在变,每年都有新东西出来。我刚来时,北京比台北不方便很多,要吃点夜宵旁边都没有便利店,只能吃羊肉串,只能吃那个,没有选择。现在不是了,到处都是外卖,以前北京不好打车,电影院要排队买票,现在开始大家只要用手机就好了。而在台湾,似乎一直都没什么变化。”郭雪筠说。

尽管中国大陆充满机会,但想要混下去却并不容易。

从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郭雪筠做过不少工作,当过公关,翻译,还卖过内衣,偶尔也会经济窘迫。最艰难时她曾想回台湾生活,幸好这一切都努力熬过来了,她的书如期出版,也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北京房子比起台北真是贵太多了。” 郭雪筠感叹道,即便如此她还是愿意生活在北京,理由似乎很简单——“有盼头”。

作为一个南方女孩,她到北京生活也经历了很多“不适应”。

“我到现在还不喜欢北方的菜,所以我在厦门就高兴得要死,我昨天去小吃一条街,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糖水和台湾水果,很好吃,逛街时还有人撞到了我,对方马上说对不起。如果在北京,人家撞到你一下,瞪你两眼就走掉了。”郭雪筠说,现在她明白了是南北文化生活的微妙差异。

尽管生活细节存在诸多差异,但并不影响她喜欢北京这座城市。

“我喜欢北京的人,他们很仗义,喜欢北京干爽的空气。台湾人表面上跟你心心相印,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做作,很表面。”郭雪筠说。

她对台湾的批判,并不说明她不爱家乡,相反她对台湾有一种“近乡情怯”的复杂情感,这或许是许多在大陆的台湾年轻人始终纠葛不清的难题。

两岸认知差异与“心结”

从台湾到大陆生活后,首先最大挑战来自生活和认知上的差异。

“我在刚到大陆的时候不断问为什么。两岸对彼此的认知注定不同,如果两岸年轻人听到一点不同就急着吵架,那别玩了。”郭雪筠演讲称。

她说自己想听到大陆人讲真话,这样才能融入,所以她问各种问题,很快她也发现很多大陆青年不知道台湾人怎么想。

“他们或许知道台湾历史,但是不知道台湾同龄人到底在想什么,那是一片空白。知道台湾人想法的比方留学生或网民,大多有和台湾同龄人大吵的经验,少有台湾人能友善地告诉他们台湾青年的想法。所以我开始在豆瓣写文章。”郭雪筠称。

“如果有志做两岸文化传播的朋友,我只能说我的经验是,不断问,然后,别觉得都是对方的错,对方不理解。”郭雪筠称。

她认为,两岸关系的情况其实放眼全球,是很独特的一种情况,有些话,大陆人能说,台湾人不能说;有些话,台湾人能说,大陆人不能说。

她在写作时最重要一点,就是能让大陆人看得进去,所以她会用一点小技巧。当我想批评某一个大陆现象时,她会列举台湾相似例子,如此一来比单刀直入地痛批大陆做得如何如何差更让读者看得进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推广链接

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 企业商圈 | 网上商城 | 你问我答 | Blog | 阳谷论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阳谷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www.yanggu.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