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 社会看点 | 花边杂烩 | 今日阳谷 | 生活服务 | 民俗名胜 | 房产家居 | 车行万里 | 招商加盟 | 娱乐频道 | 阳谷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阳谷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生活服务

血压低于140就没事?随访两万人20年结果不是你想象

发布:2018/9/18 9:44:05  来源:阳谷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JACC 近日刊登了北京安贞医院的一项新成果,与血压<120/80 mmHg 相比,中青年血压130~139/80~89 mmHg 者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升高,但在60岁者中则未见增加。

随着高血压防治能力的不断进步,中国人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都不断上升,但如何早期、精准地识别和预防血压升高带来的风险尚需更多证据。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近日刊登了北京安贞医院一项新成果,针对2万人随访20年研究,与血压<120/80 mmHg相比,中青年血压130~139/80~89 mmHg者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升高,但在60岁者中则未见增加。

《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研究主要负责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静教授。

1级高血压新定义

在美国心脏协会(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7学术年会上,AHA公布了新版美国高血压指南,这距离上一版指南已有14年。

指南写作委员会主席Paul K。 Whelton教授认为此次指南更新有几个“新”,分别是:新定义、新降压门槛、降压新目标值和测量新方法。

其中的新定义指的是血压≥130/80 mmHg被定义为高血压。

其中130~139/80~89 mmHg为1级高血压,≥140/90 mmHg为2级高血压,此前JNC7的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 mmHg)这一定义被删除了。

新定义体现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Whelton指出,在130/80 mmHg就开始干预,可以预防更多的高血压并发症。

他说,与正常血压的人相比,血压超过130/80 mmHg,其心血管风险就已经加倍了。诊断为高血压是“黄牌警告”,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吃药,而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危险。

当时,他还以中国高血压控制率低举例,认为降低诊断高血压的门槛,可以让更多患高血压的人得以降低。

那么究竟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情况如何呢?

安贞医院的此项成果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刘静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由北京安贞医院牵头的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CMCS研究)对21441例≥35岁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居民随访20年的数据显示:

对于中青年(35~59岁)居民,与血压<120/80 mmHg者相比,新定义的1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78%,冠心病风险增加77%,卒中风险79%,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1.5倍。

13.4%的心血管事件及26.5%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1级高血压。

但对于≥60岁的居民,与<120/80 mmHg相比,130~139/80~89 mm Hg这一层血压的风险未见明显升高,只有当血压≥140/90时才看到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还发现,中青年居民血压在130~139/80~89 mmHg者在15年后有65%血压进展为≥140/90 mmHg,其心血管病风险比那些血压仍<130/80mmHg者增加了2.01倍。

即使血压在15年间维持在130~139/80~89 mmHg,其风险也增加了1.28倍。

中青年早控制意义重大

结合此项研究结果来看,中青年人群早期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血压130~139/80~89mmHg的绝大多数中青年人为心血管病中低危人群,按照目前指南尚不需药物治疗,但是生活方式干预需要落实,切实把血压控制下来,而不能流于空谈。”刘静提醒说,多国多个机构的研究数据都显示了这一点,130~139/80~89mmHg的中青年人日后患上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群。

“虽然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但在中青年人中患病率升高的速率更快,但中青年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却非常低,很多年轻人很少测量血压,总觉得自己还年轻,高血压和自己没关系,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刘静表示。

谈及如今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的原因,刘静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因:高盐饮食;精神紧张;缺乏身体活动和超重肥胖;过量饮酒;家族遗传。

尽管目前国内标准并未将130~139/80~89mmHg定义为高血压,但是处于这一区间数值的血压升高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血压继续进展和发生靶器官损害。

“这些话大家经常听,但一定要听进去,并付诸行动。少吃盐、不吸烟、不饮酒、保持正常的体重,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能够有效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不要等到血压升高了再追悔莫及。”

同时,研究提示在老年人中,将130~139/80~89 mmHg诊断为高血压并将血压降至130/80以下尚需谨慎。

刘静解释说:“最近发表的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65岁的老年人耐受状况良好时收缩压可控制在130~139mmHg,但并未建议进一步降至130 mmHg以下。我们研究的结果支持此建议。当然,需指出的是,我们的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有关降压治疗目标值的确定尚需来自中国人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证据。”

倾力打造中国的弗莱明翰心脏研究

始于1948年的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FHS,Framingham Heart Study)堪称医学研究的典范,今年也是开展这项研究的70周年纪念。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研究人员与志愿者一起创造了伟大成绩,研究涉及受试者,以及他们的后代甚至第三代。

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在人类与心血管疾病的斗争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它让我们对心血管疾病有了全新认识。其贡献不仅限于心血管领域,对各个领域都产生巨大影响。

谈到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刘静的表情充满敬意。

事实上此次的研究成果,也是建立在弗莱明翰心脏研究这样的长期随访研究——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前瞻性队列研究(CMCS,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基础之上的。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于1992年由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批准设立,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政府经费资助、当时研究人群人数最多、年龄覆盖范围最宽、地理区域覆盖最广的心血管病前瞻性队列研究。

全国11个省市共3万余名35~64岁的男女两性居民参加了该项研究。

“CMCS走到今天也已有26年的时间,经历了三代人、100余位研究人员的努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事实上能取得今天的成果,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良好基础,也希望能够将这项研究继续进行下去。虽然与弗莱明翰心脏研究相比,CMCS资历尚浅。但相信未来我们能做得更好。”刘静说。

通过对队列人群开展的二十多年的科研工作,研究人员发现了中国人群心血管病流行特征长期和近期的变化规律——出血性卒中发病率大幅下降而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快速上升,传统危险因素和新的代谢性危险因素的聚集和普遍流行;建立了个体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评估方法并用于指导针对上亿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诊治实践;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我国心血管病预防的重点目标和主要障碍,同时对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相关论文信息:

DOI: 10.1016/j.jacc.2018.06.05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推广链接

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 企业商圈 | 网上商城 | 你问我答 | Blog | 阳谷论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视频、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删稿请发至邮箱:4143080@qq.com)

Copyright © 2003-2009 www.yanggu.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