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 社会看点 | 花边杂烩 | 今日阳谷 | 生活服务 | 民俗名胜 | 房产家居 | 车行万里 | 招商加盟 | 娱乐频道 | 阳谷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阳谷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花边杂烩

金融民工压力图鉴

发布:2018/11/18 9:36:19  来源:阳谷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IT和金融。

比如说,IT编程从业人员叫码农,而搞金融的人一律叫金融民工。

我猜也许是因为码农们都工作在偏远的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张江产业园),在农村工作的当然叫码农;而搞金融的都在核心城区(金融街、陆家嘴)上班,这叫金融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

当然,自嘲是需要资本的,就好比“小目标”的发明人可以唱一无所有,弓虽哥说自己得了脸盲症一样。IT和金融业也是所有行业中聚集顶尖人才最多、平均薪资待遇最高的地方。如果你有一个聪明而勤奋的脑袋而没有家庭背景,那么这两个行业无疑是最容易提升自己阶层的地方。

金融民工衣着光鲜,在高大上的5A级写字楼上班,经常出入于各大高端酒店和顶级会议;最关键的,工资还特别高。相比于码农的月薪5万活的像5千,金融民工有点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感觉。

【月薪5万活得像5千】

金融民工压力图鉴

【鲜衣怒马少年时】

金融民工压力图鉴

如果你看下2017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的去向,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金融民工压力图鉴

下面这张图很好的解释了状元们为什么最喜欢读金融。

金融民工压力图鉴

所以说,金融民工们有资本进行自嘲:强悍的学历背景(省市高考状元满地捡,很多是欧美top名校毕业)、完美的工作履历、还有令人羡慕的薪酬。

不过,在这光鲜亮丽之下,金融行业尤其是投研行业的工作压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金融投研行业也是过劳死相对最多的行业之一。下面只是这一长串的一部分而已。

2018年11月

长信基金一位82年的地产研究员猝然去世。年仅37岁。周五晚上九点,他回家以后告诉太太,自己很累。太太8点醒来,发现身体已凉,送去急救,已经回天乏力。

2018年7月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杨晔近日突然因病去世,年仅48岁。去世前的6月底,还马不停蹄地出差、参会。转眼间,猝然离世。

2018年5月

网信证券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陈锦旗在公司加班期间猝然离世,年仅45岁。

2018年4月5日

年仅37岁的银华基金投资经理张林昌因病医治无效离世。

2018年3月16日

中邮基金总经理周克,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45岁。

2016年12月

44岁的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周期天王周金涛因胰腺癌去世,去世前已知病况还在发报告。

2015年10月7日

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项廷峰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6岁。公开资料显示,项延峰,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16年基金从业经验。

金融行业尤其是投研业的职业压力之大、工作强度之大,是外行人难以体会的。这些压力,到底是来源于何处呢?

0

1

处于金字塔尖的竞争红海。

在金融行业混得开的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资源型的人,自带光环,往往是非官即富的家庭;这类人是处于金字塔顶尖的一群人,来了就能嫁接资源带来收入。第二类是能力极强的业务能手,能干活。尤其是投资行业,是需要出真金白银的投资业绩的。资源型的人无疑是稀缺资源,可业务能手就未必了:千里马常有而好槽不常有。金融行业尤其是投资行业的核心岗位就那么多,而千里马是层出不穷源源不断,个个都是要学历有学历要能力有能力的千里马,你说竞争怎能不激烈?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导致的是一片竞争的红海。处在红海之中,不得不拼命往前游,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了。

0

2▄业绩结果说话,直接面对残酷的市场。

业绩是不说谎的,就冷冰冰的摆在那儿,甭管你是野鸡大学还是名牌大学毕业。而且投资人都是追涨杀跌的,谁短期业绩不好了,就赎回或者撤资了。这就对投资从业人员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不但要时刻盯着净值回撤,还要看同行业比较。只要一进行业绩比较,优胜劣汰自然就水落石出了,总是有人要跑输大盘的。优胜劣汰的结果,自然是岗位和薪酬都会收到影响,直接影响到心理压力。

0

3▄头部效应明显,前面的吃肉后面的没汤喝。

金融投资业是一个头部效应特别明显的行业:因为边际扩张成本极低。如果一个投资经理管着1000亿资产,再给他加100亿,不会明显增加边际成本。这就造成很多金融资源不断向头部金融机构聚集。以券商研究所为例,绝大部分买方看的都是头部券商出的研报,中小型券商研究人员的研报阅读量少的可怜。不信你去看看那些中小型券商不知名分析师的研报,很多阅读量甚至只有2位数。大家都在同一个市场,研究的是同一个东西,研报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资金也是,切换成本极低,从机构A到机构B是很容易的。

0

4▄未来受金融科技的潜在冲击巨大。

看金融民工们焦虑到什么程度,只要看看每次python课程有多少民工在朋友圈刷屏就知道了。我们看过太多的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的新闻了。我现在去银行网点,发现以前很多的功能都被机器取代了:开卡、办理各种业务等,都自动化了,需要的人越来越少了。10年前,谁能想到余额宝居然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最高达1.8万亿之巨呢?你能想象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利润率之高吗?投资行业虽还未受到金融科技的明显冲击,但趋势是定了!码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正在逐步侵蚀金融的各行各业。金融民工的焦虑正在于此:IT科技是一窍不通啊,想学码农技术,有几个能坚持或者能做到呢?有几个人坚持学完课程并开始用python编码了呢?这种未来长远的焦虑无时不在,又在每天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然发际线就越来越高了。

龙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推广链接

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 企业商圈 | 网上商城 | 你问我答 | Blog | 阳谷论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视频、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删稿请发至邮箱:4143080@qq.com)

Copyright © 2003-2009 www.yanggu.tv All rights reserved.